學寶教育旗下公務員考試網(wǎng)站
網(wǎng)站地圖     設為首頁     加入收藏
當前位置:主頁  >> 申論資料  >> 熱點時評   
熱點時評
每日評論:另一種不“求是”的態(tài)度
http://scionofkirkland.com       2011-10-25      來源:河北公務員網(wǎng)
【字體: 】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

  由標題《以“求是”的心態(tài)看待屠呦呦》可知,作者要強調(diào)的是看待屠呦呦要有求是的心態(tài)。那么,什么是求是的心態(tài)呢?作者沒有直接說,但作者有這樣兩段話:

  

  “正當人們紛紛祝賀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時,在獲獎感言中屠呦呦平靜地說:‘我想這個榮譽不僅僅屬于我個人,也屬于我們中國科學家群體?!f不要小看這句話,這當中蘊含著屠老的實事求是情結?!?/p>

  

  “那么,如今面對屠呦呦獲獎,我們是不是也該以實事求是的態(tài)度對待呢——即如備受世人尊重的落選院士所言:‘不要簡單地英雄崇拜,更不應否認其他人的工作,因為在這背后,還有一群“無名英雄”。’”(《中國青年報》10月24日)

  

  顯然,作者所強調(diào)的求是心態(tài),就是指要承認團隊的作用、集體的作用。這很符合幾十年來的正統(tǒng)理論。事實上,在“文革”期間有關青蒿素的論文,就沒有以個人的名義發(fā)表。

  

  按作者的意思,如果過于強調(diào)個人的作用,搞英雄崇拜,那就是不求是的態(tài)度。我不否認這一說法。既是有個團隊,這個團隊就要發(fā)揮作用,否則,這個團隊就沒有存在的必要。但我覺得,否認在科學發(fā)展中,個人可能起關鍵性、決定性作用,同樣有違求是的態(tài)度。比如,在青蒿素的發(fā)現(xiàn)與利用問題上,否認屠呦呦起了決定性作用,那就是一種不求是的態(tài)度。

  

  1971年下半年,屠呦呦從《肘后備急方·治寒熱諸瘧方》中“青蒿一握,以水二升漬,絞取汁,盡服之”的記載中受到啟發(fā),古人為何將青蒿“絞取汁”,而不用傳統(tǒng)的水煎熬煮中藥之法?屠呦呦意識到,高溫提取可能破壞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。于是,她重新設計了實驗過程,改用沸點較低的乙醚為溶劑。這年10月4日,在經(jīng)歷了190次的失敗后,屠呦呦終于獲得了對動物體內(nèi)瘧原蟲抑制率100%的青蒿中性提取物。

  

  在此過程中,屠呦呦的這個意識,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,因而,將屠呦呦說成青蒿素之母是有道理的。不錯,屠呦呦提取的結晶做臨床實驗結果不夠理想并有毒副作用,后來有人提取了更為理想的青蒿素,但這不能否定屠呦呦所起的決定性作用,也不能說明后者比屠呦呦更高明。不錯,云南同行不是以乙醚作溶劑而是用汽油,但這不能說明云南同行的研究可以與屠呦呦的發(fā)現(xiàn)等量齊觀。畢竟后者是受前者啟發(fā)而成。至于團隊的其他成員,也可能起了重要作用,但不能說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,而屠呦呦的作用就是不可替代的。我們可以說,假如沒有屠呦呦,青蒿素的發(fā)現(xiàn)與利用至少要遲若干年,而這個話卻不能隨意用在別人身上。

  

  過分強調(diào)個人的作用而否定團隊的作用,是一種不求是的心態(tài);過分強調(diào)團隊的作用而降低個人的作用,同樣是一種不求是的心態(tài)。相比之下,后一種心態(tài)更為普遍(官場除外),也更為有害。為什么在科技上我們原創(chuàng)性的東西少?為什么我們遲遲與諾貝爾科技獎項無緣?也許可以從國民心態(tài)中找到某些原因。



?
互動消息